本周原糖期貨走勢疲軟,周內先是小幅反彈,但周中急轉直下,周三觸及3周低點。至周五(7月25日),ICE糖期貨在紐約和倫敦兩地市場雙雙收跌,回吐了前一交易日的大部分漲幅,并錄得周線下跌。
一、周五市場表現如下:
- 紐約ICE原糖期貨:
-
10月合約跌0.28美分(-1.69%),收16.29美分/磅,周跌幅3.15%。 -
3月合約跌0.22美分(-1.28%),收16.93美分/磅,周跌幅2.87%。 -
5月合約跌0.22美分(-1.31%),收16.62美分/磅,周跌幅2.69%。 -
7月合約跌0.20美分(-1.20%),收16.52美分/磅,周跌幅2.48%。
-
- 倫敦ICE白糖期貨:
-
10月合約跌9.20美元(-1.92%),收471美元/噸,周跌幅3.43%。 -
12月合約跌8.30美元(-1.76%),收462.8美元/噸,周跌幅2.85%。 -
3月合約跌6.50美元(-1.37%),收465.9美元/噸,周跌幅2.45%。 -
5月合約跌5.30美元(-1.12%),收467.4美元/噸,周跌幅2.18%。
-
二、基本面分析:利空因素占據主導
- 印度出口前景構成主要壓力:
本周糖價承壓下行的最主要催化劑,是市場猜測印度可能在今年10月開始的新一年度恢復糖出口。據彭博報道,得益于強勁的季風降雨(截至7月21日印度累計降雨量比正常水平高出6%),印度有望迎來豐產,這為政府批準更多出口提供了可能。作為全球主要產糖國之一,印度的出口動向對全球供應格局至關重要,此消息直接導致糖價在本周三跌至三周低點。 - 全球供應過剩預期:
大宗商品分析機構StoneX預計將在下周發布最新的全球糖市供需預估,市場普遍預測2025/26年度(10月開始)全球將出現供應過剩。這一宏觀背景為糖價設定了看跌基調。此外,分析師指出,部分巴西糖廠仍有待鎖價的出口份額,而泰國等國也尚有庫存可供銷售,這些都構成了潛在的供應壓力。 - 前期利好消息被證夸大:
上周支撐糖價上漲的一些利好消息,其影響力正在減弱。例如,關于可口可樂公司在美國將使用蔗糖替代玉米糖漿的傳聞,曾一度引發市場對美國新增150萬噸食糖需求的樂觀預期。然而,StoneX分析師稱,這只是一款新產品的嘗試,而非全面替代,因此實際新增需求或將遠小于市場預期。這則消息的“降溫”也促使價格回調。
三、后市展望:
綜合來看,原糖期貨期價階段性反彈后再度轉弱,技術面尚未企穩,基本面供大于求格局短期難改。盡管16美分/磅左右的價格水平可能會吸引部分實貨買家的采購興趣,從而為價格提供一定支撐。但是,市場的焦點已經鎖定在供應端。在印度潛在的出口壓力、2025/26年度全球供應過剩的預期以及巴西的賣出保值壓力等多重利空因素的籠罩下,糖價上行的充滿壓力和挑戰。
除非未來出現新的、強有力的需求端利好,或者主產國氣候出現意外狀況,否則ICE原糖期貨恐將繼續維持弱勢震蕩格局。